+
校区教学科研楼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技术方案(43页word可编辑).doc
2025-08-01 14:03:16
文件格式:doc
文件大小:289KB
上传日期:2025/08/01
修改日期:2025/08/01
分享会员:末****花
下载权限:资料会员
资料介绍
校区教学科研楼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技术方案(43页word可编辑)
第一部分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技术方案
1. 工程概况
****大学中心校区教学科研楼地下一层,裙房地上五层,主楼十六层,建筑面积10.87万平方米,框架结构。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及早监测到火灾发生情况,及时报警。同时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执行相应的联动灭火功能。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由设在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彩色CRT显示系统及相关软件组成,负责整个大楼的火灾预警、火警及消防指挥调度工作。现场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监视模块、控制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显示盘等。
2. 系统设计要求
先进性
系统采用总线制传输方式,分布式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及消防联动控制的可靠性。分布式智能系统是主机智能与探测器智能两者的结合,通过总线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完善的智能化分析既考察火灾中参数的变化规律,又考虑火灾中相关探测器的信号间相互关系,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非常理想的水平。具有先进水平的分布式智能报警系统将成为火灾报警技术发展的主流。
开放性
系统遵循软件、接口标准化原则。系统配有标准RS-232串行接口和标准RS-485串行接口,完全符合相关电气规程的要求,可方便的与其它相关系统连接。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开放的通信接口协议。通用的操作系统、规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实用性
系统具备完成本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水准。系统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家有关规范和功能要求,并且系统容易实现、操作简捷、界面友好、维护和扩容方便。
可靠性
火灾报警产品在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了冗余技术,从器件的选用、参数的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产品应用的可靠性;软件方面采用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充分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技术,在软件测试方面引入“白盒”测试方法,充分保障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可靠性;“看门狗”设计的采用,可以保障系统能够从软件故障导致的程序紊乱的状态下恢复正常运行。
本系统各组成部分均具有完备的自诊断功能,能够定期对系统内的重要部件及数据存储区进行故障诊断。强大的数据备份能力,可实现系统内重要数据的备份,使得系统对于某些种类的故障(如数据丢失、程序运行故障等)进行自动修复,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提供图形、文本的编辑能力,并设计有多种配置功能,保障用户能够按照需求灵活设置系统功能,并对显示及记录进行编辑整理。用户可在线修改,也可离线编辑,方式灵活,手法简单,界面友好,易于使用。
抗干扰
系统具备长期和稳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产品的电路设计采用线路仿真技术,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符合EMC标准的结构设计,对强电磁场及静电具有良好的屏蔽和隔离作用。所有产品包括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在外界电磁场和静电的干扰下,均不会出现任何画面跳动和扰动。
提供的所有消防电子产品均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扩展性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适用于大中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采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连接,控制器与各类编码模块采用四总线连接(无极性信号二总线、无极性DC24电源线)。
本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各信号总线回路板采用拔插式设计,系统容量扩充简单、方便。
3. 采用标准及规范
我公司为本工程提供的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设计方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方案中涉及的产品均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在制造工艺方面,严格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参照了大量相关的国际标准。下面是采用标准及参照标准列表。
......
目 录
第一部分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技术方案 3
1. 工程概况 3
2. 系统设计要求 3
3. 采用标准及规范 4
4. 产品选择及厂家介绍 5
5. 产品认证及检验情况 6
6.JB-QG-GST5000消防火灾报警功能 7
6.1系统组成 7
6.2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可靠性保证 8
6.3系统运作模式 8
7. JB-QG-GST5000消防火灾报警系统优点 10
7.1 电子编码技术 10
7.2探测器采用智能算法 11
7.3控制器的优点 12
7.4消防通信设备 12
8.设备的主要特点及技术参数 13
8.1 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主机 13
8.2 彩色CRT显示系统 15
8.3 备电 16
8.4 JTY-GD-G3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 16
8.5 JTW-ZCD-G3N智能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 18
8.6 LD-8313总线隔离器 19
8.7 LD-8300监视模块 19
8.8 LD-8301 控制模块 20
8.9 LD-8304型编码消防电话模块 21
8.10 J-SAP-840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21
8.11 ZF-101火灾显示盘 22
8.12 声光讯响器 23
9.设备清单 23
第二部分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施工组织计划 24
1. 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24
2. 施工组织和部署 25
3. 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保障措施 28
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测手段 29
5.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30
6.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措施 31
7.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 33
8.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3
9.工期保证措施 34
第三部分 售后服务 37
1. 保修 37
2. 售后服务 37
第四部分 产品培训计划 38
1用户培训 38
2 培训内容 38
3 技术培训计划 38
附图01质量程序控制图 40
附图02室内布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41
附图03机房设备质量控制程序 42
附图04安全管理控制图 43
上一篇: 超限梁板模板专项施工方案(195页)
相关推荐
收藏 0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