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4月17日,从济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济南在建筑工地相关打零工人群中,发现7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病毒毒株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BA.2。
日前,根据南通发布第51号和第52号通告,17日和18日共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9例为崇川区青年中路99号在建工地的工作人员,包括建筑工地安全员、食堂厨师、勤杂工、木工、钢筋工等。
4月17日0时至24时,南通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崇川区青年中路99号在建工地的工作人员,在重点人群筛查中发现,上述人员基本情况和行程轨迹涉及风险点位如下(涉及风险点位均在第一时间开展流调、管控、消杀):
无症状感染者157:王某,女,54岁,建筑工地食堂帮工,家庭住址为城南新村(崇川区新城桥街道)。 无症状感染者158:赵某,女,62岁,建筑工地食堂勤杂工。 无症状感染者159:马某,女,64岁,建筑工地食堂勤杂工,家庭住址为天和景居(崇川区陈桥街道)。 无症状感染者160:卞某,女,52岁,建筑工地食堂厨师。 无症状感染者161:张某,男,32岁,建筑工地安全员,家庭住址为通州区平潮镇仁口村7组。
4月18日0时至24时,南通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1人为货车司机,在交通查验服务点发现;4人为崇川区青年中路99号在建工地的工作人员,在隔离点发现。上述人员基本情况和行程轨迹涉及风险点位如下(涉及风险点位均在第一时间开展流调、管控、消杀):
无症状感染者163:徐某,男,57岁,建筑工地木工,住光明旅馆(崇川区青年中路40-5号)。 无症状感染者164:赵某,男,53岁,建筑工地瓦工。住工地集体宿舍。 无症状感染者165:陶某,男,66岁,建筑工地勤杂工。住工地集体宿舍。 无症状感染者166:于某,男,54岁,建筑工地钢筋工。住工地集体宿舍。
近期疫情来势汹汹,多个工地出现确诊,并且有工地负责人因防疫不力造成工地出现疫情而被拘留、立案调查,给施工工地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尤其是项目施工现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管控难度较大,疫情防控更是容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大意。
住建部印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明确提出:
1、强化参建各方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建设、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2、因疫情常态化防控发生的防疫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
1 总则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抓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建筑业实际,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管理。
1.3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原则,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督促参建各方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常态化防控到位。
2 防控体系建设
2.1 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
各参建单位(含建设、施工、监理等)应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机构,明确疫情防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置专职疫情防控岗位,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2.2 强化参建各方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总牵头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挥、协调和保障等事项。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实施。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检查并提出建议。建设、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方应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3 人员管理
3.1 健康管理
3.1.1 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人员管控要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核实项目人员身份及健康信息,不私招乱雇,不使用零散工和无健康信息的劳务人员,不得在项目之间无组织调配使用劳务人员,不得使用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隔离观察的劳务人员。
3.1.2 项目部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参建各方聘用的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健康和流动情况。
3.2 人员进出
3.2.1 在施工现场进口设立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核对人员身份和健康状况。凡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应禁止其进入,并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置。
3.2.2 外来人员确需临时进入施工现场的,由项目部指定专人对接。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测体温、核对人员身份及健康状况等有关情况,核实无误并登记后方可进入。
3.2.3 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密切接触者及确诊治愈出院患者等确需返回施工现场的重点人群,应在严格执行完项目所在地有关规定,经核实“健康码”无误后,方可返回施工现场,并做好至少两周的健康监测和跟踪随访。
3.3 人员防护
3.3.1 项目部应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为员工配发防护用品,并建立物资台账。
3.3.2 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需要佩戴口罩。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厨师、配菜员、保洁员等重点人群要佩戴口罩,项目部要做好日常管理。
3.4 宣传教育
3.4.1 通过宣传栏、公告栏、专题讲座、线上培训、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防疫政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
3.4.2 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培训,引导施工现场人员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
3.4.3 宣传教育应尽量选择开阔、通风良好的场地,分批次进行,人员间隔不小于1米。
未完:
更多点击: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
评论 0
阅读数 251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