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今天,各大微信群疯传一份匿名的word版举报信。
标题是:“举报勘察单位乱开247家分公司 找注册岩土当替罪羔羊”
文中文辞激烈!并附图在企查查和监管平台查阅的信息。
这封举报信随后也附上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企查查的查询分公司名单、企业资质、注册人员、人员业绩等等。。。。
说实话,企查查输入关键词之后,密密麻麻的各种分公司,有点像极了中国城市地图。我已经不用数了,读者群的大佬早就把该单位翻了几遍。基本结论如下:
“企查查”查询结果:
在企查查输入某勘察单位,相关名单确实两百多家,但大部分应该跟这家无关,直接冠名的分公司大概60-70家,但也足够密密麻麻让人眼花。
需要注意的是,企查查显示这件综合甲级勘察单位涉及的诉讼高达100余件,开庭公告近百件,还有几十条立案信息。。。
四库一平台查询结果
这家勘察综甲单位也是非常的牛!
工程项目近两千项,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2000进库项目已经秒杀很多勘察同行单位。
该单位目前拥有十几名注册岩土,看起来很多,但是你要是对应他们的六七十号的分公司。你就会发现,除非他们的执业人员都是超人。每天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奔波。。。
举报信中某注册岩土的业绩,并非25*85项,而是总计85项。当然,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你可以随意检索你知道名字的注岩,看看他在库几项业绩。结论是,绝多大多数注册岩土的业绩在库不过寥寥几个。
举报信虽然内容不实,但是比举报信更夸张的单位却真真的存在。
读者群大佬随手列举业界几大派系和知名单位,比如某厦,分公司400余家。如果你去查该企业工程项目,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余项。。。
据说该公司领导曾经笑言:一天走一家分公司,一年不够。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群某大佬截图的某首设计单位。
该单位2017年才设立,但至今为止,已经拥有了近40项工程资质,其分支机构390家!
还有个勘察单位,据说每个月都至少开一家分公司的速度在拓展。很可笑的是,在某些城市出现第二分公司这样的名字。。。
分公司体制的本质是什么?名分实挂:名义上是分公司,实际上是挂靠承揽业务。
当地注册一个分公司,好一点的有几个总公司的人驻守,大多数的分公司一个总部的人都没有。有的都是本地老板、本人团队。更甚的是,有些分公司就是皮包公司。所以,名义上是分公司,实际上是挂靠公司。
据说流行的标配是:当地老板左手综甲或甲级分公司,右手个人乙级勘察资质,可能还有施工资质。
拿活的时候看哪个合适上哪一个。
本轮的岩土勘察企业资质征求意见稿中,对综合甲级的要求不仅没有显著降低,反而多了一些要求和变化。之前的文章也预测,将来综甲在长期竞争中必然占据优势。综甲分基地必将雄霸天下。
不管此次企业资质标准改革是什么结果。
藏污纳垢、劣迹斑斑、名分实挂的分公司体制该有所监管了。
您觉得呢?
相关推荐
评论 0
阅读数 283
0
评论